民航和旅游一直是个分不开的话题,民航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旅游对于民航增加客源又有着积极的拉动作用,许多热门航线都是旅游热点地区航线或由旅游包机执飞。交通是旅游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民航以其方便、快捷、舒适等特点成为旅游发展的助推器。
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旅游业的发展将为航空运输发展提供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航空运输业作为旅游产业的六大要素之一,是解决游客出行问题和提高旅游可进入性的重要途径。虽然民航与旅游是合作共赢的关系,但现在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特别是可进入性方面还受制于民航的发展进程。中国目前在全世界已经开辟了142个国家和地区为旅游目的地,但是真正能够通达的也只有七八十个,其它均不同程度地受到航空业发展的制约。近年来,中国游客出境旅游增长迅猛,今年1-9月份中国游客出境游同比增长了21%,这对疲软的世界旅游市场复苏无疑是个巨大的推动力,中国已成为拉动全球旅游业走出低谷的重要力量。
旅游业的振兴不仅促进旅游业内的频繁交流,进而带动民航业的快速发展,而民航作为旅游业内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将为游客带来更多的旅游新天地。民航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不仅仅依赖于旅客数量的增长,还依赖于旅游相关产业共同对民航业附加商业资源价值的深度开发和挖掘。民航应加强与旅游产业的开发与合作,将最新旅游资讯及时展现给游客,吸引其观光、游览,并在交通方面给予最大的便利。
目前,航空运输方式仍是高端旅游的首选和主要载体。高端客源对整个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推动,根据“二八定律”,现阶段高端客源仍是拓宽航空市场、增加客源的主力军。按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就将进入旅游休闲消费阶段。2009年,我国人均GDP为3700美元,国外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人均GDP从1500美元增加到5000美元时,将进入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时代,在此期间民航业将迎来黄金增长期。
旅游业对相关的基础交通设施有着很强的依赖性,航空公司(上游企业)的供给能力和产品质量对旅游业(下游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航空业的旅客相当程度上是由下游的旅行部门提供的,其组织客源的能力对民航销售、收入的实现产生重要影响。从生产销售的角度来看,它们是属于同一供应链上的不同环节。作为同一供应链上的不同环节,更应追求双方的长期利益最大化,那种短视的、以损害另一方利益为代价、片面追逐一己私利的行为,从长远看必将会危及双方的共同利益。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市场开放、客源互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的区域合作,已成为全球旅游界的共识。世界旅游旅行协会(WTTC)的最近研究表明,在2010年,单是东南亚地区旅游业直接创造的GDP就将占全球GDP的3.5%。更为重要的是,预计在未来十年,该地区旅游业所占GDP的份额将以每年5.9%(直接)和6.3%(直接+间接)的速度增长。中国民航业和旅游业应该抓住这一黄金机遇,携手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实现飞跃式发展。
世界游网电子刊每周五发行,秉承中国出境旅游资讯门户的宗旨,内容精选当周最热门的新闻动态、最具价值的权威信息、最火爆的旅游话题等,为广大出境旅游行业人士提供一个"无搜索,知百事"的电子新闻平台。
免费订阅
同步掌握出境旅游最新活动和实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