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俱乐部(CTTC)

用户名 密码
旅游达人:免费注册登录

世界游网
世界游网

首页 > 新闻 >

银髮人群、情绪旅游推动市场消费 全球航空运力增长乐观

2025-07-10
  亚太旅游协会(PATA)英国和爱尔兰分会近日发佈了2025年PATA趋势报告,从英国与爱尔兰旅游业者的角度反映2025年预计将影响亚太地区旅游市场的主要趋势。其中,中国以大熊猫体验为亮点。报告并介绍了20多个新旅游和体验项目、8家新酒店和9条新航线。另根据近日携程发佈的年终旅游市场总结报告,银髮人群、情绪旅游正成为驱动市场增长的新动力。
 
  综合二份报告分析,亚太旅游市场2025 年有10项关键趋势值得关注。
 
  1、旅行社在应对复杂行程、可持续发展问题和小众旅游体验方面,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2、由于游客愈加寻求个性化、避开人潮的体验,因此二线目的地越来越受欢迎,这也有利于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分散,减少过度旅游。
 
  3、游客正转向沉浸式、本地化的体验,并特别喜欢以社区为核心的地道旅游项目, 而非普通的大众旅游产品。
 
  4、航线的增加和运力的恢复, 使亚太旅游交通变得更加便捷, 机票成本也有所降低。
 
  5、野生动物主题产品的市场需求大幅上升。去马来西亚观赏马来虎、到泰国照顾大象、在越南与海牛一起浮潜、前往中国观赏熊猫等亚太地区独特体验,游客询问度都越来越高。
 
  6、随着游客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减少碳足迹的环保旅游产品需求也在上升。
 
  7、越来越多酒店将本地文化融入产品当中,包括支持本地社区的地道体验,以及独特的酒店设计等。
 
  8、在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启发之下,亚太许多目的地也成了粉丝的热门目的地。
 
  9、在亚太地区重要赛事的推动之下,体育旅游市场也持续增长。Z世代追求个性化体验,热衷于体验式消费、情绪旅游。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的「旅游+节展演赛」模式早已屡见不鲜。形式多样的演唱会、赛事等丰富了年轻人的旅游选择,演唱会尤其成为年轻人「精神角落」。
 
  携程数据显示,2024年演唱会的门票销售量增长414%,其中95后客群的比例占据了69%。值得一提的是,更多年轻人开始打「飞的」出国看演唱会,2024年携程上出国观演订单同比增长达193%。内地旅客最喜欢去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曼谷、仁川、大坂、新加坡等城市看演出。
 
  10、50岁及以上的银发人群成为旅游市场的另一重要推动力。2024年,携程银发人群出游订单同比2023年增长超22%,同时,31%的银发人群出游频次是2019年的2倍。退休后有钱有闲的银发人群,更偏向高星级酒店和乘坐飞出行,消费力旺盛。2024年银发人群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超10%,银发人群邮轮、租车等订单分别同比增长超3倍、超20%。
 
  聚焦中国作为目的地,PATA趋势报告提到了观赏熊猫对于国际游客的吸引力,并特别介绍了将在2025年开业的大连宾乐雅酒店。该酒店结合现代奢华与大连悠久的中俄贸易历史元素,拥有以浪漫奢华邮轮为设计灵感的216间客房和套房,并标志此泛太平洋酒店集团旗下豪华品牌在中国首次亮相。
 
  PATA 英国和爱尔兰分会主席 Chris Crampton 指出,2025 年将是亚太地区重要的一年。从沉浸式野生动物体验和文化探索到环保住宿等,亚太旅游市场将呈现多元商机。他也提到,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要;受电影启发的旅游行程日益受到欢迎;二线目的地作为探险游客的隐藏宝地,也开始掘起。
 
  中国邮轮市场逐步复甦,走向年轻化、深度化
 
  记者从多家邮轮业者了解到,中国邮轮市场正逐步复苏。国际邮轮业者更是对2025年的中国邮轮市场充满信心。目前中国邮轮消费者正展现趋向年轻化、追求深度体验等特徵。
 
  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中国区总裁博杰明(Benjamin Bouldin)表示,今年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优于预期,对2025年中国邮轮市场也充满信心,尤其是居于领先地位的上海,乃至整个华东场。
 
  针对不同客群打造专属产品从最新趋势来看,过去中国游客很爱购物,不过现在更重视体验,越来越多人想要深度了解目的地,即使在邮轮上,也积极参与各种娱乐表演,尝试特色餐厅,追求不同餐饮体验。另外,越来越多年轻人透过直销渠道预定,家庭客群的整体比例还在增加。
 
  基于此,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明年将努力丰富目的地岸上游项目,增加其深度与广度,以期针对不同客群打造专属产品。
 
  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亚太、中国酒店运营助理副总裁Benjamin Bouldin补充说,现在的中国消费者愿意花时间享受,需要更多的体验,会安排早上在阳台上用餐、黄昏在甲板上欣赏日落,而且乐于投入各项设施。
 
  进入韧性恢复的攀升回稳期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邱羚在2024中国邮轮经济发展高峰论坛上分享说,2024年中国及亚洲邮轮经济景气指数分别是102.13和102.16,在2023年的基础上稳固提升,中国邮轮经济由重回正轨的蓄势发力,期进入韧性恢复的攀升回稳期。预测2025—2026年中国邮轮经济景气指数将呈稳步提升趋势,并逐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国家移民管理局今年放宽13个城市邮轮口岸的旅客免签政策,并新增7个邮轮口岸为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进一步扩大邮轮入境游规模。2024年,上海邮轮母港的运力已基本恢复2019年同期水平。
 
  不过,尽管中国邮轮市场正逐步复苏,但整体复苏速度不及预期,部分邮轮航次价格走低,市场消费乏力,未出现强劲反弹。
 
  上海旅游业者反馈说,目前邮轮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复购率不高,因为目的地吸引力不够,签证、通关等便利化措施亟待完善,岸上游交通运输便捷度也有待提升,摒弃以往以纯大巴为主的团体游,引入小巴等更加灵活的配套。
 
  此外,邮轮企业需定制研发更多有吸引力、购买力的偏小型岸上游,以促进客群的重复参与。
 
  全球航空运力增长乐观,供应链、地缘政治仍是挑战
 
  全球航空运力的增长形势虽然乐观,但仍难以弥补过去五年原应有的增长空白。与此同时,供应链和地缘政治问题未来两年预计也会持续为航空公司带来挑战。2025年,疫情前的市场规律有望回归,但机票价格仍将远高于2019年的水平。
 
  OAG的数据显示,全球航空运力截至2024年底,相较于2023年高6.3%,较2019年2.4%。放在近几年的大背景之下,此增长形势还算乐观。但若考虑到近五年没有疫情影响的潜在增长率,则其中存在的落差仍是许多航空公司正面临的挑战。
 
  目前,仍有四个区域市场尚未恢复到2019年水平,分别是非洲南部、东南亚、东欧、西南太平洋地区。增长最快的地区则有中亚、南美北部、北非。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运力预计同比2024年成长4%。
 
  中国和北美间运力尚难增长数据也显示,中国的长线运力正持续下滑。其中,由于北美航空公司在无法飞跃俄罗斯领空的情况下,运营中国航线的经济效益过低,因此中国和北美之间的运力下降最多,相对于2019年减少达77%。2019年,从中国19座城市到美国19座城市,共有68条航线。2024年,其数量已不及2019年的一半;从中国11座城市飞往美国的航点主要集中在东、西海岸的11座城市,仅有31条航线。
 
  另中国与西南太平洋之间的航线也从53条减少到40条,两地间航点也由2019年的中国19座城市飞往西南太平洋11座城市,减少到2024年中国15座城市至西南太平洋地区9座城市。
 
  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直飞航线短期内虽没有增加的迹象,但是,Check-in Asia董事Gary Bowerman说道,从美国几个主要目的地的入境人数以及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韩国中转至美国市场增长的情况来看,中国至美国的休闲、商旅、教育、探亲访友等游客市场,依然有需求。
 
  紧张局势影响航空公司运营对于2025年全球航空市场的预期,OAG的专家提到,在全球多达20%的机队停飞或闲置、波音和空客公司产量难以提高的情况下,航空公司2025全年乃至2026年以后,需持续面对供应链问题所带来的挑战。
 
  与此同时,2024年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仍将影响到航空市场的需求和航空公司的运营。短期内,紧张局势不会明显缓解。
 
  而随着休闲市场的报复性消费逐渐缓解,企业商旅市场需求有望恢复,过往的旅游市场规律预计也将回归。随着旅游市场「退烧」,机票价格虽可能会随着需求有所下降,但由于航空公司当前运营成本较疫情前大幅提高,因此机票价格仍将远高于2019年的水平。
 
  中国低成本航空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另一趋势是,中国低成本航空(LCC)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且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到2030年, 中国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旅客运输量将突破5亿人次大关。
 
  根据携程数据,2024年国内低成本航空机票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创造近年来的最高增幅。春秋航空、首都航空、九元航空、西部航空、吉祥航空、祥鹏航通、瑞丽航空、大湾区航空等都不断优化运营策略、提高服务品质、拓展市场份额,积极应对市场竞争。目标客户群主要是追求性价比的年轻消费者,包括休闲旅客、价格敏感的商务人士、学生及寻求灵活性的消费者。
 
  当中,春秋航空2024年上半年的旅客吞吐量接近1,400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30%,前三季度的平均客座率为91.8%,营收159.7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到26.04亿元人民币,表现突出。
 
  2024年2月,中国民航局印发了《民航局关于促进低成本航空发展的指导意见》,确立了鼓励支持中国低成本航空(LCC)发展的方针政策。同时,针对LCC放松了管制,包括票价、航线网络设计等方面,使得更多LCC在运营上拥有足够的灵活性。
 
  据波音公司介绍,按运力统计,LCC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目前仅接近8%,与接近30%的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低成本航空的航线网络在北美和欧洲市场已非常发达,每周航班数都各自超过了3万班。在东南亚地区每周航班数达到了16,100班,东北亚和中国每周航班数为5,500班。目前LCC在亚洲的运力份额为24%。
 
  行业期望不断升高,酒店须制定有效策略
 
  Lighthouse旅游商务平台预测,2025年全球酒店业有几个值得关注的市场趋势,包括亚太市场需求上升、个性化服务成新标淮、全面收益管理兴起等,酒店业者需以有效策略加强满足市场不断上升的期望。
 
  一、亚太地区酒店市场需求前景乐观。在中国游客市场回归较预期来得晚等种种因素之下,亚太地区酒店市场在疫情后经历了艰难的复苏,酒店业者因此态度愈趋谨慎。2025年上半年,预计酒店门市价将比2024年同期下降11%。
 
  然而,需求指标却显得相对积极。数据趋势表明,亚太地区2025年上半年酒店市场高需求的天数预计将长达121天,明显超过去年同期水平。Expe诶ia第四季度游客洞察报告同样也指出,亚太地区搜索量增长为全球最快,季度环比增长高达25%,同比增长35%。
 
  还有调查显示,81%的亚洲富裕消费者即便是在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下,依然坚持休闲出游,显示相对于奢侈品消费,其更为注重旅游。
 
  二、个性化服务已成2025年新标淮。由于客人越来越注重丰富的住宿体验,酒店业者必须更加关注个性化服务,因此理解并预测客人的需求也格外重要。科技的进步对于客人追求餐饮、SPA服务和当地游览等服务的定制化,也起到了助长的作用。
 
  三、全面收益管理的兴起。随着游客越来越重视独特体验,酒店行业在副业收入方面也有了更大的增长空间。要充分开发其潜力,酒店收益经理可采用全面收益管理(Total Revenue Management, T R M)方法,提高每间可售房总收入(TrevPAR)或每入住房客收益(RevPAG),挖掘每位客人在客房收入之外的住宿价值。
 
  包括集成的物业管理系统(PMS)酒店技术的进步,已使得实时数据分析和所有服务的最佳定价策略成为可能,也促进越来越多酒店开始采用全面收益管理方法,而这不仅能提高酒店盈利能力,还可通过更加个性化的体验来增强客户满意度,有利于提高酒店的在线声誉。
 
  Lighthouse的分析显示,消费者2025年在预计态度持续谨慎的同时,对于旅游依然会有强烈的渴望,这显示出游客信心正在恢复。
 
  总体而言,酒店行业必须适应(特别是年轻一代)游客不断变化的期望以及经济现实,在创新与真诚之间取得平衡,并在日益注重价格的市场中创造价值,以有效策略满足市场断上升的期望。
来源:TTG 旅业报
世界游网微信
分享到:
我要评论
邮箱:   姓名:  IP:10.3.211.172

验证码: *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世界游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世界游电子周刊

查看周刊

  世界游网电子刊每周五发行,秉承中国出境旅游资讯门户的宗旨,内容精选当周最热门的新闻动态、最具价值的权威信息、最火爆的旅游话题等,为广大出境旅游行业人士提供一个"无搜索,知百事"的电子新闻平台。

免费订阅
同步掌握出境旅游最新活动和实时资讯!

立即订阅

相关新闻

世界游微信号扫描二维码或
查找公众号
"游世界"
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