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出境游人数达到1.2亿,境外消费达1.5万亿元,已经跃升为全球出境旅游人次和消费额的双料冠军。你想想,一年1.2亿人出去玩,这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日本一个国家的人口倾巢而出,相当于
英国+
法国的人口全部在度假。这样的消费规模无疑是惊人的,而更惊人的是,目前拥有出境旅行证件的中国人,只有6500万人,也就是说,大约95%的中国人实际上都还没有踏出过国门。这股消费力量的未来潜力之大难以想象。
虽然还在起点,但这股力量对地区经济的改变已经是惊涛骇浪。2000年的时候,澳门的人均gdp只有1.4万美元,跟今天的舟山差不多,14年之后,这个小渔村盖满了赌场,人均gdp飙升到了9.6万美元,跟瑞士和北欧并肩而立。
台湾政党轮替之后,陆客团被缩减,民进党的大本营南部地区叫苦连天。和日韩东南亚等来台湾的游客不同,他们一般也就在台北玩两三天就撤了,而我国人民通常是有情怀的,喜欢绕着宝岛转一圈,见见日月潭、鹿港小镇的真面目的,那些地方100%只有大陆人才会去。陆客潮冷,苦涩只有自己体味。
十年前,马尔代夫还是一方备受欧美高端人士热爱的净土,但是今天,已经被中国人攻陷。2015年有36万中国人踏上了这个印度洋的珊瑚群岛,比土著的马尔代夫人还要多。尤其是春节期间,到处挂着红灯笼,舞龙舞狮表演,餐厅里放眼望去全是黄皮肤黑眼睛,简直比中国还要中国。
民航总局局长李家祥说,中国目前有663条国际航线,其中369条,也就是超过一半,是2015年增加的。几年前,塞舌尔、斐济、
毛里求斯还没有几个中国人听说过,而现在,他们的海外游客中,中国人都已经排到前三名了。
改变最大的还是
韩国。自从香港被打入冷宫之后,首尔就成了新宠。2015年在韩国玩的600万外国游客中,中国人占了七成。而这数百万的人流,基本上都拥挤在首尔的几个商圈里。从明洞、东大门到狎鸥亭、弘大等商圈,中国游客都已经成为了主流消费者。
人群的改变背后,必然是商业生态的全面改造。首先是受到日本游客欢迎的海鲜粥店消失了,寿司店也大幅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烤肉店和饺子馆。街边中文横幅随处可见,还有银联卡、支付宝的使用优惠海报。化妆品店和奢侈品店一间接着一间开张,租金连年走高,将那些社区民生小店不断往更偏僻的地段赶去。
据一份问卷调研,中国游客人均在韩购物金额是日本游客的6倍,是欧美游客的3倍,其中62%的中国游客去首尔的目的就是为了购物,购物清单上排名第一的则是化妆品。这一狂热的消费行为直接将兰芝和悦诗风吟的老板推上了韩国第二首富的地位。
在2015年的福布斯韩国富豪榜中,爱茉莉化妆品公司的老板徐庆培以72亿美元的身家,成为仅次于三星帝国李氏家族的豪门,他们店里的“BB霜”、气垫粉饼、面膜被中国人大肆抢购,市值在两年间增长了3倍。
针对这股海外游热潮,挖到金矿的其实并不止当地的商家。在海峡另一边的日本,同样是中国人出国最大的目的地之一,而这里,中国人不但是大买家,同样也是大商家。
海外旅游的大头,无非是吃、住、行、购四大块,其中又以机票和酒店占比最大。最近几年,中国人不但买了很多电饭煲和马桶盖,也买了很多酒店。尤其是很多度假胜地的温泉酒店,老板都已经悄悄的换成了中国人。2015年被公开报道的外国人收购日本酒店案例飙升了2.7倍。这里的玄机在于,随着日本人口的萎缩,很多度假地在全盛时期建起来的温泉酒店变得严重过剩了,被迫低价出售。如今中国人来了,但是他们一般都是跟随着旅行团的大巴车而来。他们基本上不会去消费本地的酒店。
渠道掌握在中国旅行社手里,只有中国投资者能够吃掉这块肥肉。他们花钱买下亏损的本地酒店,拆掉宴会厅、会议室、健身房,去掉一切不必要的设施,尽可能的增加客房数量。成本和报价降下来之后,旅行社的大巴就一辆接着一辆开过来了,入住率迅速提升到100%。游客通常入夜才进门,早上又被载走了,整个白天酒店里空无一人,连电费都省了。
拥有这种敏锐嗅觉的不仅是投机客,知名大公司也不少。比如复星买下的地中海俱乐部酒店,锦江收购的卢浮宫酒店,都是这股浪潮的产物。像苏宁收购的日本免税连锁商场乐购仕,得益于中国游客的贡献,2015年前三季,营业收入725亿日元,同比增长120%;净利润71亿日元,同比增长1282%。相当亮眼。
不过与他们相比,最精明的还是春秋航空。航空业历来是不受投资者待见的,因为其营业成本中燃料成本占了大头,价格波动身不由己,彼此之间又以价格战为武器,利润率薄如纸片,毫无护城河。总的来说,这不是一门好生意。
不过春秋航空,他最前瞻性的一点,就是将自己从一家航空公司的角色,调整为“流量平台”的定位。这是非常巨大的思维转变。前者的话,赢利点就是卖机票,因此既想提高票价,又怕失去竞争力,畏首畏尾。而在后者的思路里,机票保本就可以了,因此往往能够定个最低价,将飞机的座位使用率提到极限,接着这些客流通过旗下的旅行社,被引向自己投资的酒店和购物场所,盈利滚滚而来。
2015年春秋航空先后联手日本阳光不动产和必客集团,在日本建酒店,建连锁购物商城,门店数超过200家,后者负责具体经营,前者负责客流引荐。当年业绩显示,净利润同比增长50%~ 60%,净利润率更是比三大航高了一大截。
玩流量平台概念的,还有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们,中国人的脚步走到哪里,移动支付就出现在哪里。前几天,支付宝宣布了和海外十座机场的合作,还有中国人常去的海外热门商圈、免税店,支付宝们已经是随处可见。比如
印度最大的移动支付Paytm,
泰国的Ascend Money,都已被支付宝入股。
而在韩国,甚至已经夸张到这种程度: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支持的终端店铺数量已经超过3万家,覆盖率高于本地的三星支付和
美国的苹果支付。随着这种覆盖规模的越来越大,网络效应越来越完善,终有一天,本地韩国人也会喜欢上这种移动生活方式。
这种全球化扩散的趋势,如果返回到30年前,或者半个多世纪以前,就会发现,美国的VISA卡,就是随着美国人的海外游浪潮而被推向全球的,美国的可口可乐,也是随着美国大兵的海外军事行动而被带到世界各地的。美国人出现在哪里,美国的商品和文化就扩散到了哪里。
而今天,中国人的海外游浪潮不过起步了5%,接下来的历史会如何波澜壮阔,我不敢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