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旅行社协会等机构支持发布的《2016出境旅游价格指数报告 “十一”黄金周特辑》数据显示,“十一”黄金周出境旅游价格综合指数(OPI)为119.7,与9月相比上涨12%,与2015年“十一”黄金周相比下降6.9%,价格的优势吸引了更多国人在这个“十一”假期选择出境旅游。
另据中国国家旅游局8月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旅游统计数据报告》分析,下半年旅游业将继续领跑宏观经济,出境旅游将维持4%左右的增速。
对于旅游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员常宁表示,国内出境游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至少还有2-3倍增长空间。已确立线上流量入口优势的在线旅行社(OTA)和在线下占据门店优势的传统旅行社将是出境游行业的最大获益者。
市场红利持续释放 对于出境游人次快速增长,常宁分析认为,出境游市场景气度受到人均GDP、汇率变动、签证政策、休假制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从5000-8000美元向15000-20000美元过渡的阶段是出境旅游爆发的阀值区间,这一经验已在我国的一线城市及东部沿海省份中得到了印证。2015年国内人均GDP约为8016美元,各省市的人均GDP大部分分布在5000-10000美元之间,未来二三线城市将成为出境旅游增长的主力市场。
常宁还总结了目前出境游市场呈现的三大特点。
一是近五年出境游特别是出国游增长明显提速。2015年国内出境游人次达到1.28亿,同比增长19%,2010-2015年五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较上一个五年有显著提升。2016年上半年我国出境游人次达5903万,同比增长4.3%。
二是港澳游仍在出境游中占据主导,而出国游的渗透率低、潜力大。从出境游目的地看,港澳游占到总人次的52%,剔除港澳台游后,2015年出境游达到5742万人次,渗透率仅为4.2%,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三是今年以来东南亚、欧洲游增长快,北美、澳洲增速平稳,行业高成长趋势不变。今年上半年日韩及东南亚线路继续火热,上半年赴日本、
韩国、
泰国游客分别同比增长41.2%、27.2%、22.3%。长途线路方面,欧洲游2015年迎来爆发,北美、澳洲游人次增长仍然超过20%。
出境游市场存在2-3倍增长空间 常宁参照发达地区经验分析认为,国内出境游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可能至少还会有2-3倍的增长空间,经济增长和签证、休假政策优化将驱动出境游市场的长期繁荣。
从全球发达经济体来看,出境游渗透率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美国和日本人口基数较高,但出境游渗透率也达到了21.4%和13.3%,韩国和中国台湾人口相对较少,出境游渗透率高达31.9%和50.6%;目前境内人均GDP为8016美元,远远落后于发达经济体,在剔除港澳台游后,真正的出境游渗透率仅为4.2%,因此从人次来看,与发达地区相比至少有2-3倍的增长空间。
据估算,当前出境游行业整体市场规模2000亿-3000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将保持30%左右的行业增速,出境游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大平台牺牲短期盈利跑马圈地 具体到公司层面,常宁表示,目前在线出境游市场集中效应明显,两家市场份额较大的公司占据半壁江山,而新平台难以突围。据艾瑞咨询统计,2015年中国在线出境游市场规模为368.8亿元,其中居市场份额前三位的公司分别占比25.1%、22.4%、7.9%。出境游是在线旅游度假领域最大的一块蛋糕,竞争也最为激烈,各大平台都以牺牲短期盈利换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也是出境游价格下滑的因素之一,新平台很难通过复制传统OTA模式突出重围。
“同时,线上与线下的界限也逐渐变得模糊。一方面,线下旅行社竞争非常分散,区域性的旅行社占据当地一半左右的市场份额,但同时还共存着大量的中小代理商,这些旅行社本身并不生产出境游产品,而仅作为终端的销售门店代理批发商的产品。”常宁表示:“另一方面,目前线上消费入口已经稳固,新增用户的成本较高,很多OTA转战线下,通过开设门店的方式获取线下客流,线上线下正在相互融合。”
总结看来,出境游行业的最大获益者将是已确立线上流量入口优势的OTA和在线下占据门店优势的传统旅行社。未来新增的出境游消费群体将集中在二三线城市、中年人群和城市大众阶层,因此线下端仍是出境跟团游的主流渠道。长远来看,OTA平台拥有海量的产品组合、便捷的购买流程以及低运营成本下的价格优势,将逐步侵蚀线下的渠道份额。